近日,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,中国的全球排名上升5位,位列第十七名,首次进入创新领袖国家群体,也成为现今唯一跨入全球创新指数前20的中等收入国家。这样的进步,正来自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出的创新活力。
不断深化的科技体制改革,正为创新注入源源动力。科技创新很像多米诺骨牌,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堵点,投入的要素之间就会产生断点,难以催生出理想的科技产出。一位农业科研人员多年从事蜂产品安全研究,贡献很大,但由于发表论文少,正高职称迟迟评不上,无奈之下告别深耕多年的领域,“转行”做起并不擅长的蜂基因克隆,仅仅因为该领域发论文机会多。当下,除了科研绩效、人才评价机制中存在令人惋惜的挤出效应,在科研项目管理体制、知识产权保护、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当中,短板和痛点也不在少数。当我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要素,如何促成各要素发生化学反应,释放蕴藏其中的活力,考验改革担当、急需变革智慧。
改革科技体制,说到底就是为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,其中包括由法律法规建立的硬环